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收支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国际收支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来源:经济日报2024-04-07 09:33

  去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国际收支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202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稳健,年末外汇储备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我国外汇市场韧性明显增强,市场预期基本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

  报告认为,今年我国国际收支更有条件也更有基础保持基本平衡。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步调整,全球流动性收紧局面将有所缓解;另一方面,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基本面对国际收支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基本盘继续稳定发挥作用

  去年,经常账户、直接投资等基础性构成继续发挥稳定国际收支的基本盘作用。

  2023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530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其中,货物贸易保持韧性,贸易伙伴多元化稳步推进,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持续巩固,货物贸易进出口提质增效,顺差规模继续运行在历史高位。服务贸易稳步提升,居民跨境旅游留学逐步恢复推升旅行支出,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同时,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带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贸易收入稳步增长。

  2023年,我国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2099亿美元,与经常账户顺差形成自主平衡格局,储备资产保持稳定。一方面,来华各类投资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其中,外商股权性质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四季度净流入规模较二三季度平均水平增长近2倍;来华证券投资由2022年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四季度外资投资我国债券净流入595亿美元,为2020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值。另一方面,境内企业等主体对外投资有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稳定在较高水平,企业“走出去”步伐保持稳健;受国际市场环境和外部流动性变化影响,对外证券投资有所减少,对外存贷款等其他投资呈现净回流。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2023年经常项目顺差收窄,主要是因为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货物贸易顺差缩小。2023年,资本项目逆差收窄,短期资本流出压力明显缓解。去年外汇储备余额增加1103亿美元,主因是四季度美联储紧缩预期缓解、全球股债“双升”带来的正估值效应。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保持稳健,体现了稳经济、稳外贸、稳预期等政策成效,也反映了提升外汇市场韧性的积极作用。”报告称,一方面,我国顶住压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措并举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不断提升境内外投资者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市场韧性持续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更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跨境收付增多,有助于更好应对外部环境波动。此外,我国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框架,有效维护跨境交易理性有序。

  人民币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近年来,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总体稳步增长。报告显示,2022年1月末,境外投资者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4.15万亿元,为历史最高。此后,主要经济体快速加息引发国际资本流动转向,全球跨境债券投资表现总体低迷。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债券市场高质量开放稳步推进,叠加外部金融环境变化,外资自2023年2月起连续11个月净买入境内债券,2023年末境外投资者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3.67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8%。

  报告显示,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数量不断增多、类型更加丰富。截至2023年12月末,共有1124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约100家。已入市的境外机构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组织、商业银行、资管机构等各种类型,全球前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约90家进入我国债券市场。

  与此同时,境外机构持债品种多样,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公司信用类债和同业存单等多种类型。其中,国债具有信用等级高、收益稳定等优势,备受境外投资者青睐。2023年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托管余额2.29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2.7倍,在外资托管债券总量中占比超60%。

  “从外部看,主要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美欧政策利率将有所下行,有利于国际资本跨境流动。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外商直接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近年来,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波动性明显上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发展态势。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全球走势基本一致,但反映跨国企业在华长期投资意愿的新增资本金相对稳定。报告显示,未来,随着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逐步改善、我国吸引外资新优势持续巩固,外商直接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首先,内外部环境变化将推动外资流入稳步恢复。当前市场普遍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调整,全球流动性收紧的环境将总体改善,有助于国际投资更加活跃。同时,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发展态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意愿有望进一步增强。

  其次,我国传统制造业吸引外资仍具备相对优势。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产能位居全球首位,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劳动力素质也比较高,将为各国来华企业发展提供更基础、更广泛的支持。

  再次,外商投资新增长点将不断巩固和提升。从国际经验看,主要发达工业国引资领域基本经历了由基础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趋势性转变,我国也在发生同样变化。外汇局统计显示,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净流向高端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资金占比合计较2021年上升7个百分点。未来,随着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科技等持续创新发展,上述领域有望成为我国主要引资增长点。同时,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已有4亿多人,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是各国企业不可忽视的广阔市场。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净流向批发零售业的资金占比较2021年上升10个百分点。未来,我国巨大消费潜力将持续吸引外资深耕国内销售及服务市场。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表示,展望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市场普遍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将开启降息周期,外部金融条件更趋缓和。随着内外部环境总体改善,我国国际收支更有基础和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202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稳健,年末外汇储备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我国外汇市场韧性明显增强,市场预期基本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

  报告认为,今年我国国际收支更有条件也更有基础保持基本平衡。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步调整,全球流动性收紧局面将有所缓解;另一方面,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基本面对国际收支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基本盘继续稳定发挥作用

  去年,经常账户、直接投资等基础性构成继续发挥稳定国际收支的基本盘作用。

  2023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530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其中,货物贸易保持韧性,贸易伙伴多元化稳步推进,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持续巩固,货物贸易进出口提质增效,顺差规模继续运行在历史高位。服务贸易稳步提升,居民跨境旅游留学逐步恢复推升旅行支出,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同时,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带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贸易收入稳步增长。

  2023年,我国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2099亿美元,与经常账户顺差形成自主平衡格局,储备资产保持稳定。一方面,来华各类投资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其中,外商股权性质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四季度净流入规模较二三季度平均水平增长近2倍;来华证券投资由2022年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四季度外资投资我国债券净流入595亿美元,为2020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值。另一方面,境内企业等主体对外投资有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稳定在较高水平,企业“走出去”步伐保持稳健;受国际市场环境和外部流动性变化影响,对外证券投资有所减少,对外存贷款等其他投资呈现净回流。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2023年经常项目顺差收窄,主要是因为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货物贸易顺差缩小。2023年,资本项目逆差收窄,短期资本流出压力明显缓解。去年外汇储备余额增加1103亿美元,主因是四季度美联储紧缩预期缓解、全球股债“双升”带来的正估值效应。

  “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保持稳健,体现了稳经济、稳外贸、稳预期等政策成效,也反映了提升外汇市场韧性的积极作用。”报告称,一方面,我国顶住压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措并举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不断提升境内外投资者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市场韧性持续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更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跨境收付增多,有助于更好应对外部环境波动。此外,我国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框架,有效维护跨境交易理性有序。

  人民币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近年来,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总体稳步增长。报告显示,2022年1月末,境外投资者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4.15万亿元,为历史最高。此后,主要经济体快速加息引发国际资本流动转向,全球跨境债券投资表现总体低迷。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债券市场高质量开放稳步推进,叠加外部金融环境变化,外资自2023年2月起连续11个月净买入境内债券,2023年末境外投资者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3.67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8%。

  报告显示,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数量不断增多、类型更加丰富。截至2023年12月末,共有1124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约100家。已入市的境外机构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组织、商业银行、资管机构等各种类型,全球前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约90家进入我国债券市场。

  与此同时,境外机构持债品种多样,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公司信用类债和同业存单等多种类型。其中,国债具有信用等级高、收益稳定等优势,备受境外投资者青睐。2023年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托管余额2.29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2.7倍,在外资托管债券总量中占比超60%。

  “从外部看,主要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美欧政策利率将有所下行,有利于国际资本跨境流动。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外商直接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近年来,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波动性明显上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发展态势。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全球走势基本一致,但反映跨国企业在华长期投资意愿的新增资本金相对稳定。报告显示,未来,随着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逐步改善、我国吸引外资新优势持续巩固,外商直接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首先,内外部环境变化将推动外资流入稳步恢复。当前市场普遍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调整,全球流动性收紧的环境将总体改善,有助于国际投资更加活跃。同时,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发展态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意愿有望进一步增强。

  其次,我国传统制造业吸引外资仍具备相对优势。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产能位居全球首位,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劳动力素质也比较高,将为各国来华企业发展提供更基础、更广泛的支持。

  再次,外商投资新增长点将不断巩固和提升。从国际经验看,主要发达工业国引资领域基本经历了由基础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趋势性转变,我国也在发生同样变化。外汇局统计显示,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净流向高端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资金占比合计较2021年上升7个百分点。未来,随着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科技等持续创新发展,上述领域有望成为我国主要引资增长点。同时,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已有4亿多人,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是各国企业不可忽视的广阔市场。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净流向批发零售业的资金占比较2021年上升10个百分点。未来,我国巨大消费潜力将持续吸引外资深耕国内销售及服务市场。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表示,展望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市场普遍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将开启降息周期,外部金融条件更趋缓和。随着内外部环境总体改善,我国国际收支更有基础和条件保持基本平衡。(姚进)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济南老街巷为“假日经济”注入新活力

  • 北京平谷:杏花绽放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在四川卧龙建立,大熊猫人工圈养繁育研究工作也同时开展。
2024-04-07 09:28
她扎根临床,潜心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技术创新;她勇攀高峰,妙手施仁术,不断破解血液领域科研难题;她醉心教学,带领学生一起不断攻克医学研究领域的难关。
2024-04-07 09:25
本轮太阳活动周的峰值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到来,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太阳活动较为频发,属于正常自然现象。
2024-04-07 09:23
将晶体生长周期由7天缩短至1.5天,实现了30余种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的低温、快速、可控制备,为新一代高性能光电子器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库。
2024-04-07 09:22
“路灯”上的探头正“瞪大眼睛”扫描,孢子捕捉仪、昆虫雷达……智能配套设备在不停运转。
2024-04-07 09:19
2002年初春,88岁高龄的叶培大受了风寒,嗓子疼痛,但他不顾劝阻,坚持开讲光波导技术理论基础课。
2024-04-07 09:18
结果表明甲烷减排技术全球发展趋势与甲烷排放量不匹配。
2024-04-03 10:18
公众应及时关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收到强对流天气预警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大风等带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024-04-03 09:51
带领13人团队,用各种智慧农业软件,把4个合作社的7000亩农田打理得井井有条。
2024-04-03 09:44
包括奇迹鸟类、鸽鸨类、陆鸟类和一个全新的类群——‘元素鸟类’。
2024-04-03 09:28
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条,提高森林食品附加值。
2024-04-03 09:27
森林食物已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2024-04-03 09:25
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录内专业达816种。
2024-04-03 09:22
携手攻克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瓶颈——稳产“超级铜”。
2024-04-03 09:21
失败,研究;再次失败,继续研究……1995年,刘中民带领团队完成了“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烯烃工艺”技术年产60吨烯烃的中试试验。
2024-04-02 09:54
色泽艳丽的服装、演员的一颦一笑仿佛近在咫尺,视觉效果令人震撼。
2024-04-02 09:49
春耕一线,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生产实际,各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让农民种粮更省心省力。
2024-04-02 09:48
百日咳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
2024-04-02 09:36
泥盆纪珊瑚化石对探讨全球古地理、古气候、古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和海洋珊瑚礁及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2024-04-02 09:35
这对育秧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设施化、精细化的集中育秧,才能培育出宜机插、宜密植的高品质秧苗。
2024-04-02 09:52
加载更多